the hotest news
昨日(10月15日),有知情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透露,关于地方债的审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,审计结论由国家审计署于本月20日左右向国务院汇报,地方债最终结果有望11月面世。
7月28日,审计署网站消息称,根据国务院要求,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,全国性审计工作于8月1日全面展开,本轮地方债务审计首次覆盖到乡镇一级。
多位业内专家表示,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有不同的版本,各版本数据相差较大,这给政策制定带来诸多困扰。同时,多位权威经济学家认为,中国地方债仍处于可控范围,不存在系统性风险。
审计工作已结束
上述知情人士表示,目前地方债审计工作结束,但审计得到的海量信息需要继续加工与整理,此阶段需要时间。最终完成大致应该在本月20日左右,并由国家审计署向国务院领导汇报此次审计结论。
9月底各地就陆续传出审计工作进入收官阶段的消息。日前,《财经国家周刊》报道称,地方债最终结果有望11月份面世,该时间点也与上述知情人士所言较为契合。
此前,审计署已先后两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审计。2011年一次,2012~2013年又对36个地方政府2011年以来的政府性债务变化情况进行了“抽查”。今年6月底,审计署公布了相关报告,披露的地方债务余额为3.85万亿元,比2010年底增长了12.94%。
时隔一个多月,审计署再次对地方债务展开摸底盘查。相关负责人称一切都为政府性债务审计让路,这引发了分析人士对此次审计是否能够摸清“家底”与地方债务规模的猜想。
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,此次审计较前两次更为全面,但是要达到彻底摸清“家底”还有难度,因为到目前为止对地方债还缺乏严格定义,不太可能做到彻底摸清,但会比以往统计更为完整。
另据记者了解,除具体债务数字外,地方债链条存不存在崩盘风险是本次审计的重中之重,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、财务状况、盈利能力、偿债风向变化也被纳入审计范围。
专家称地方债仍可控
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有不同的版本,诸多版本数据相差较大。华泰证券、招商证券和平安证券等提出了地方债务为15万亿元的结论。而野村证券在9月研报中称,“2012年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总额为19万亿元,其中带息债务14.3万亿元。”
审计署副署长董大胜在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表示,估计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为15万亿~18万亿元,但并未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。
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据他的团队测算,中国地方债务约为19.41万亿元,其中包含银行贷款,平台债、BT融资等,官方公布的数据应该没有这么多。
尽管此次审计的数据尚未发布,但多位专家对地方债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仍持乐观态度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表示,中国地方债到底有多少,从整个中国政府的资产和经济状况来看,大多数风险能够控制,但不排除个别地方有些债务偿还问题。“关键看怎么处置,有正常现金流的能否发债、资产证券化,实在还不了的就卖。”
范为也认同这一观点,“地方政府偿债资金来源大致有六种途径,包含财政收入、政府基金性收入、国有资产收益等”。如果按照全口径计算政府负债率不到30%,当然地方政府不可能变卖大楼、学校还债。即便按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计算,负债率虽然超过100%,但不存在资不抵债的风险。
范为表示,目前虽然已经进入偿债高峰期,但肯定不会全部集中到期,利用展期,借新还旧等方式可以缓解风险。
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,目前地方政府债务60%~80%都是银行贷款,这是一种隐藏的金融风险。政府需要对长期债务采取了断性措施,将其折合为中央担保的地方债券,但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债务审核和债务程序等环节严格审核,中央不能为所有地方债务兜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