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hotest news
据我们记者报道,9月22日,郁亮在万科南方区域的月度例会讲话称,房地产行业真正的转折点已来,楼市的需求急剧消失,开发商面临去化压力。万科集团2018年6300亿回款目前完成不到一半,今年任务艰巨,但坚决要完成。
如你所见,郁亮讲话的关键词是“去化压力”。并非事后诸葛,年初我跟业内朋友交流时就提到,下半年楼市销售会比上半年困难一些。一位房企老板跟我说,公司全年的考核重点就是回款率,必须确保现金流100%安全。
表面理由很简单,一二线热点城市的限购限价限售限签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,支撑去年销售增量的三四线城市在两年的收割后已近尾声,“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”。
背后的原因则是,舆论所谓史上最严厉的调控,市场面还没有到严峻的时候,虽然,孙宏斌几次讲过,本次房地产调控的严峻程度,超出任何人想象,前不久在融创中国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他又重复了一次。而实际上,从上半年的销售情况看,前30强房企还是呈现快速增长。
我个人理解,主要是,政策的市场效应还没显威力。哪方面的威力?降价。过往历次调控,到第二阶段,必然会有一波降价现象出现,而且是主流房企加入的降价。有人会说,热点城市的限价,就是变相的降价,虽然是被动的。
但我想表达的,恰恰是房企不妨主动降价。一二线热点城市限价没有降价空间,就在三四线城市降,或者在限价城市象征性地降。
其实已有房企出招了。北京城建地产以20周年购房回馈季的名义,“以城相建8盘钜惠”,部分项目的降价幅度达7.9折。恒大则针对“黄金周”推出了8.9折,分期付款首付5%等措施。当然恒大之前就有过类似的促销措施。
楼市的金九银十,最近两年已经不太成立了。从今年9月情况看,大概率亦将如此。那么,何不趁即将到来的“黄金周”来一次像样的营销? 降价是要勇气的,毕竟是牺牲利润。
所以,很多房企是在观望中。而观望,或者是因为前9个月的销售还不错,现金流压力没那么大;或者是对楼市的走势心存侥幸。 之所以有侥幸心理,可能是因为,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,期望调控能有所放松。
这种论调并不新鲜,每次调控到一定阶段就会冒出来。理由不外乎,房地产是稳增长的“压舱石”。这在当前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似乎尤显充分。
虽然会得罪地产商们,但我还是要建议,房地产调控放松不得。
如果说建议房企主动降价是为了确保现金流安全,那建议坚持调控不放松则是从宏观层面着想。虽然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更加复杂,但决策层传达的声音很明确,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,继续扩大开放,深化改革。
房地产领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。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,坚决遏制房价上涨,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。很显然,中央没有任何要用放松房地产调控以换取GDP更快增长的意思,何况经济仍处于预期发展轨道。
平心而论,横向比较来看,房地产的日子还是不错的。据东兴证券数据统计,2018年上半年,房地产上市公司板块总营业收入为7808.2亿元,同比增长23%,归母净利润为873.3亿元,同比增长39.8%,实现每股收益0.32元,同比增长32.3%。
甚至有机构说,上市房企半年度利润率迎来最好的时期。这固然有房地产项目结算落后于销售的原因,但至少也说明当前的财报还说得上亮丽。 人们常以过往来观察未来。习惯了样板间刚开就一售而光的日子,去化率跌到80%就感觉痛苦不堪;习惯了加杠杆的日子,到了去杠杆阶段就痛不欲生。习惯了买房必定大赚,收益全归自己,到了去投 资化的时期就茫然不知所措——这些都是把非常态当成了常态。 我接触的房企老板,基本都是抱着长期做企业的心态,虽然未必都公开喊出“百年老店”的口号。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看,可见的将来,房地产仍有很长一段的发展时期。
依据,想必你已经看得太多: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城市更新就足以支撑庞大的市场,变化的只是房企所占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供应结构。 回到开头。如果市场趋淡,去化率下滑,以及不得不降价,也只是此轮调控迟早要到来的一个阶段。
至于郁亮和孙宏斌所说的“严峻”,更多是着眼于现金流安全的内部警示;基于此种逻辑,如果非要应用于企业身上,那就是,少数过度追求规模增速的中小房企忽略了财务安全底线,在销售放缓甚至迟滞到严重影响资金安全的时候,不得不忍痛离场。
有句心灵鸡汤叫做,欲望太多,却忘记了肉身的承载。于企业于个人,均为善意的提醒。